2025年是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为此,我国不断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两新”政策持续发力,对消费和投资形成协同拉动,带动新能源行业持续快速发展,钢铁行业不断优化结构负重前行。在下游市场带动下,国内针状焦头部企业扩建产能加速爬坡,上半年针状焦产量达到67.41万吨,同比大增73.69%,成为我国新能源和电炉钢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锂电方面,在动力和储能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电池产量增至986.47Gwh,同比增长48.29%;全球负极材料产量达到130.25万吨,同比增长34.7%,中国占比98.3%,行业增速连续3年保持在30%之上。尽管当前市场面临产能过剩和终端需求动能减弱等扰动因素,但负极材料依然是锂电四大材料中盈利能力最好的产业,头部企业在规模、技术、客户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出货量持续增长,对针状焦需求拉动明显。
钢铁方面,2025年上半年,随着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稳经济促发展效果显现,对于用钢需求关联度大的工业生产保持增速回升趋势,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增长,带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韧性增长,以弥补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上半年,国内钢铁产量总体小幅下降,外需表现较强,大中型钢厂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虽然上半年电炉钢产量增长乏力,但钢厂产品不断升级带动精炼炉比重提升,对于石墨电极和针状焦需求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当前针状焦市场正面临产能快速扩张与下游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双重压力,市场库存逐步增大,盈利空间有所收窄,焦企急待寻找破局方向。在钢铁行业相对稳定的局面下,锂电行业技术快速迭代成为上游原料企业突破路径的重要推手。2025年上半年,国内硅基负极和硬碳负极市场规模都有明显提升,并带动部分炭材料产业加速崛起(如多孔碳、碳纤维等)。在“反内卷”政策指引下,开拓应用场景,推进产业化,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因此,鑫椤资讯联合中国炭素行业协会为中国针状焦及炭材料产业进一步发展搭建平台、贡献力量,将于2025年11月11-13日在上海召开“2026(第十六届)国际针状焦及炭材料产业高峰论坛”,旨在通过联合“政、产、学、研、用、资”各方力量,从科研成果、材料研发、技术需求、装备研究、工程应用、制造工艺、产业生态等角度交流分享,推进针状焦企业紧密跟进市场热点和下游技术迭代节奏,加快现有产品优化升级、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切实解决当前产业推进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为促进产业链企业互通互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搭建平台,共同助力针状焦及炭材料产业在“十五五“期间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