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椤讯:石墨烯市场发展迅速,受到全球各界的关注。日前,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投入石墨烯材料的研发,美、英、韩、日、欧等将石墨烯研究提升至战略高度,期待它带来巨大市场价值。IBM、英特尔、陶氏化学、通用等科技巨头均涉足相关开发。报告显示,石墨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迅速,截至目前,相当数量的研发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并进入商业化准备期,石墨烯产业有望进入井喷发展期。代表全球通信运营商权益的全球贸易协会GSMA的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说,就是看好石墨烯在移动电子领域的商业化前景及进展。目前全球石墨烯年产能已达到百吨级,联盟预计,未来五年到十年,石墨烯年产能将达到千吨级。中国石墨烯产业化推进速度相当迅速。石墨烯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料石墨,中游制备品薄膜、粉体和浆料等以及下游应用市场。目前国内已经有数家企业具备年产百吨级石墨烯的生产能力,比如常州第六元素、宁波墨西。在应用方面,中国在粉体领域水平已与国外接近。宁波墨西、东莞鸿纳、厦门凯纳已经开发出了在锂电池、涂料/油墨、改性塑料等领域的应用产品。到2020年,石墨烯产业化规模将取得突破。其中,新能源市场规模将突破534亿元,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372亿元,电子信息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67亿元。6月30日,在上海首发了2016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报告称,石墨烯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预计到2020年,全球石墨烯才形成完整产业链,且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其中中国占比达50%至80%,中国将在全球石墨烯行业中起到主导和核心作用。
市场动态:
6月初,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SOI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在锗基石墨烯的取向生长机制方面取得进展。课题组研究人员们发现衬底表面原子台阶对于石墨烯取向生长的重要性,并且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借助于第一性原理DFT理论计算分析得到石墨烯单晶畴在(110)晶面的锗衬底上取向生长的物理机理,为获得晶圆级的单晶石墨烯材料奠定了实验与理论基础,有助于推动石墨烯材料真正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6月3日,珈伟股份表示,公司的石墨烯工厂目前已可小规模量产,因目前石墨烯行业的下游应用产品和行业的需求尚未放量,目前工厂生产的石墨烯原料主要用于实验室研究为主。
6月初,随着广西大学石墨烯粉体生产小试基地投入使用,广西在石墨烯制备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基地采用的树脂裂解法,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大批量生产粉体石墨烯的方法,这标志着石墨烯应用难题得到解决。
6月8日,内蒙古乌兰察布瑞盛石墨董事长张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在兴和县石墨产业园区,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瑞盛石墨合作的首条石墨烯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日产5层以下石墨烯的能力已至少达到30公斤!
6月13日,中国宝安表示,公司孙公司万鑫公司的石墨烯导电液已小批量供货。
6月中旬,包头市财政局拨付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石墨烯材料公共研发平台项目,进一步促进我市石墨烯产业的发展。
6月17上午,京津新城管委会与宝坻紫荆创新研究院、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联手打造北方石墨烯应用研究中心,这标志着宝坻在示范推广石墨烯技术、促进石墨烯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6月20日上午,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卷对卷石墨烯薄膜连续生产线建成。据悉,该生产线是国内该领域首条连续生产线。
黑龙江省正致力于把石墨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建成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石墨生产加工基地。计划提出,到2018年,培育10个创新团队,培育和支持1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石墨烯高新技术企业,带动百亿产业链发展。形成由“科学家+企业家”组成的创新创业团队。
6月23日,河南省首家石墨烯技术研发中心--河南石墨烯产业研究院正式落户鹤壁鹤淇产业集聚区。该研究院由河南全新金属工程有限公司与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共建。
澳大利亚厂商imagine IM日前在港口城市季隆开设了澳洲第一家商用石墨烯工厂。这家试验工厂预计每年将生产多达10吨的石墨烯。imagine IM称,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石墨烯涂层工艺,可以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的导电性土木织物产品并在2016年后半年投入澳大利亚市场。
6月30日,重庆两江烯成石墨烯材料应用研究院及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两江新区。据悉,该项目将为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