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中国海关公布7月外贸数据。
数据显示,7月进出口总额3784.81亿美元,同比增长6.9,前值增长6.4%;出口总额212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前值增长7.2%;进口总额1655.91亿美元,同比下降1.6%,前值增长5.5%。
7月外贸顺差达473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单月顺差纪录,且首次单月顺差突破400亿美元。
以下为各研究机构对7月中国外贸数据的解读:
中银国际:出口好于预期,或源于地缘性因素
中银国际宏观分析师叶丙南表示,出口比我们预期好很多,估计有些地缘性因素,反映欧美经济加速复苏的状态。进口跌幅大,一方面和价格有关,也反映内需偏弱。下半年出口应会好于预期,全年预测在7%左右,但进口可能会比我们之前预测的6%低一些。
顺差虽然有明显增长,但应考虑到资本项目对人民币升贬值预期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房地产下行以及债务压力,加上美国经济加速复苏,中长期利率往上走,使得中国今年资本流入会偏弱,抑制人民币升值空间。
交通银行:7月出口增长显着高于预期,进口低于预期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观分析师陈鹄飞表示,7月出口增长显著高于预期,一方面是因为海外市场经济复苏比较强劲,从国内制造业PMI分项数据看,出口订单指数一直处于回升态势,7月PMI的出口订单指数就已经达到了3月以来的最高值,所以从这个先行指标也能看到出口回升的趋势。同时,中国政府出台的稳定出口的政策,从6月以后效果开始显现,促进作用一直在提升,这也是7月出口比较好的原因之一。
进口低于预期,一方面有去年7月基数比较高的因素,另一方面,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各大港口大宗商品囤货现象严重,现在风险开始暴露并有蔓延的态势。我们认为,只有这些囤积的大宗商品有效去库存之后,进口才会有明显增长。现在国内也处于结构调整时期,高耗能产业去产能化仍在继续,这也导致进口增长乏力。
我们认为,下半年出口的形势会比上半年好很多,但要保持7月这么高的增速,压力也比较大。进口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应将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银行:出口远超市场预期,是国际国内两方面原因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表示,这是一个good news。出口远超市场预期,应该是国际国内两方面原因。全球经济在好转,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同步复苏,对美国的出口增速比较高。另外就是对非洲、拉美等新兴经济体出口也不错。还有俄罗斯,因为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使得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和紧密。
国内方面,国务院5月出台稳外贸政策细则,这也是政策效应的发挥和显现。汇率的变化影响不太大。近一月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升值,所以这个因素可以不予考虑。
7月份数据如此好,并不一定能完全持续。但即使稍微缓一点,加上以前出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下半年经济增长应该还是比较稳定的,这种情况下,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减小。6月M2略高于全年目标,所以下一步货币政策会保持稳定,不会大幅放松。
民生证券:预计全年出口同比增长7-8%,进口增长2-3%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表示,出口超预期增长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前期升值,促使出口商提前报关,但这还需要工业增加值中的出口交货值来验证。出口这种高增长肯定不能持续下去,因为欧美经济虽然在复苏,但已经显露出疲态,没有想象那么好,而且近期人民币升值也会给出口带来冲击。
进口方面,主要是因为前期套利贸易很凶,所以表面上看进口比较好,但实际并没有那么好。港口库存挺多,再加上严厉遏制贸易融资,未来进口还是不太乐观。
目前预计全年出口同比增长7-8%,进口增长2-3%。
招商银行:进口数据与其他宏观经济数据相背离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7月进口下滑1.6%,接近我们下滑1.3%的预期,出口增长14.5%,远好于我们3.8%的预期,顺差473亿美元,大幅超越预期。
进口疲软,表明内需仍然不振,在连续出台稳增长政策之下,进口数据与其他宏观经济数据相背离,显示经济没有实质性好转,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这种下行压力最早可能于四季度表现出来;前期稳增长政策虽然初步见效,但在内需疲软之下难言鸣金收兵,储备的刺激政策料会继续推出,但由此导致的信贷快速投放局面,可能并不是央行希望见到的。
外需改善势头明显,与美国二季度经济显着回暖相呼应,预计海外发达经济体回升趋势将持续,推动出口前景看好;出口大幅增长,使得人民币升值空间转好,预计升值势头将持续,这可能造成之前囤积的结汇盘涌出,外汇占款将出现改善,利好短期流动性,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可能会更倾向于回笼流动性,避免利率走廊下限失守。
出口大增 现史上最大单月顺差
日期:2014-08-08 16:41
鑫椤资讯
鑫椤资讯